临沂"呆萌”多肉闯出一片天 唯美展厅成旅游景点

2016-11-21 10:41:00 来源:鲁南商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位于河东区的临沂仙株多肉植物园,开园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名声响亮,吸引大批粉丝慕名而来。日前,记者进园探访,了解它如何在短短的时间里,发展成江北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品质最佳的多肉植物培育种植园区。

  唯美展厅成旅游景点

  入冬时节,北方树叶凋零,万物没了生机,唯独多肉园内,春意盎然,一株株粉粉嫩嫩的多肉植物,吸引着入园的人们流连忘返。多肉的美不在于它有多漂亮的花蕾,有多芬芳的花香,它不需要华丽的花盆陪衬,其呆萌可爱的外形足以让人们喜欢上它。

  来园参观多肉展示厅是人们参观的第一站,这里种植着520多个多肉品种,园艺设计师将不同的多肉进行组合,摆出各种造型,加上人工建成的小瀑布和拱形桥,整个展厅既体现了多肉的美又充满浓厚的艺术气息,游人可以在这里尽情欣赏多肉的美。

  园区总经理仝德彬向记者介绍,现在,展厅不光供游人欣赏,不少年轻人还喜欢来这里求婚、拍照。有一次,一位顾客看到用各种多肉组合而成的大画框非常好看,不惜花大价钱把它搬回了家,送给他的新婚爱人。 目前,他们成功举办了临沂首届多肉选美大赛,还组织了各类多肉体验活动,周边市民纷纷慕名而来。仝德彬说,他们组织这些活动,一方面是推广自己的多肉和提升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是为了推广多肉文化,推广多肉更广泛地应用,帮助多肉爱好者建立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爱上多肉!

  设立智能温室为多肉成长保驾护航

  在多肉园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栽培种植多肉。为了能够快速培育多肉品种,园区投资建设了组培研发中心,很多叶插、砍头、播种等传统繁殖方式成活率低的多肉品种,尤其一些价格昂贵品种稀缺的多肉品种,可以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实现快速繁殖,提高多肉的繁殖系数和成活率,而这也是目前临沂唯一一个多肉组培中心,也是全市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组培中心,居省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仝德彬说,组培研发中心采用的是十万级超级净化标准,主要从事组培繁殖,除了多肉植物,现在还在进行铁线莲、矾根、绣球等花卉品种的组培繁育,同时也对外承接无菌蔬菜、草莓、马铃薯等脱毒快繁,为本地传统优势农业提供优质生物技术服务。

  在组培中心,肉肉们在玻璃瓶里长成一棵棵幼苗后,就可以移到室外的育苗棚,刚刚出温室的幼苗还不习惯外界的环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这期间,需要专业人员留心观察养护,确保幼苗可以顺利成长。

  该园区里共四个育苗棚,都是全自动化的智能棚,总面积15000平方米。由于多肉对温度和光照比较敏感,夏天惧怕高温和阳光直射,冬季惧怕低温寒潮,每一个大棚都配备了降温水帘和风扇,以及冬季供暖热风机,还配备了自动喷淋系统,保证给肉肉更舒适的生长环境,保证每一颗肉肉都呈现出最美的状态!

  记者了解到,该园区目前有500多个多种品种,每年可繁殖500多万株,组培中心已经投产,预计每年可生产矾根、绣球等花卉植物1000万株,多肉植物植物1000万株,预计年产值可达1.2亿元。

  “照顾它就像照顾孩子”

  今年34岁的盛西然是这里的多肉生产技术指导,有着10年花卉种植生产经验,对花卉的种植可谓是了如指掌。在他看来,每种植物的习性,种殖手法是相通的,只要掌握好了,很快就能上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盛西然是聊城人,因为喜爱养殖花草树木,他曾经到浙江杭州学习工作过一段时间,机缘巧合之下,他加入了仙株多肉大家庭,现在为了他的多肉事业,他把家安在了临沂。

  “你把这几盆端到那边,这几盆移过来。”在育苗棚内,盛西然可以尽情发挥他的特长,把他的想法告诉工人。育苗棚里的500多种多肉,哪个科的多肉少水多水、喜阴喜阳,盛西然了然于胸。

  “养多肉就像养孩子一样,不能太娇惯,也不用小心翼翼照顾,任由它自己生长就好。”在盛西然眼中,每盆多肉都像是自己的孩子,既要照顾好它们,又不太过溺爱,也就是有着这种心情,一株株多肉在盛西然的照顾下茁壮成长。

  小肉肉做成大产业

  一株多肉从培植到长成幼苗载出售,大约3-5个月的时间,此后,这些幼苗将被售出。目前,他们的客户主要来自江苏、浙江、鲁南地区以及青州等地,而每年的春秋两季是多肉销售的旺季,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他们的销售额已突破了千万。

  除了面向全国各地批发,仙株多肉还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销售,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淘宝网店推出一系列促销活动销量可观。

  多肉养得好,卖得好,挣钱的不光是企业,周围的村民也跟着沾光。在园区里有几十名打工的工人,他们都是来自园区周围的村民。工人王桂花是龙车辇村的村民,在进入园区以前,王桂花完全不知道多肉长什么样子,可是现在她会叶插、种植多肉,对多肉的习性非常熟悉。

  “以前就见过月季花、菊花,哪知道有这么出奇的东西。”王桂花想起刚来工作见到多肉不敢相信,这么小的植物还能卖钱做企业。现在,王桂花已经在园区工作3年了,她笑着说,“在这里打工,每天摆弄多肉,心情也舒畅。”

  鲁南商报记者 李晖 记者 褚菲菲

责任编辑:王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