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乡村“好声音”|临沭县青云镇李埠子村响起富民强村“好声音”

2022-05-05 17:1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5日讯(记者 时瑞雪 通讯员 焦蕾)今年来,临沭县青云镇为破解基层理论宣讲“干部不爱听、群众听不懂”的难题,推进“七进七讲”基层理论宣讲“广托底”,着力打造“青云好声音”特色宣讲品牌,组建“红领巾宣讲团”“富民带头人宣讲团”“手工加工组宣讲团”等6个宣讲团,通过开展一系列贴近生产生活、符合群众喜好的宣讲,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小切口反映大政策,有效将“党言党语”转化为“青言青语”,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打通了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共举办“七进七讲”活动101场次,累计听众6万人次,努力让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

  位于青云镇驻地东侧的李埠子村在宣讲过程中,结合自身村情,推行“富民强村”宣讲,因地制宜讲课,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好声音”从哪来?

  李埠子村前些年村情比较差,新一任村“两委”班子上任后,利用空闲时间深入群众开展“走村入户”宣讲,收集群众困难问题并及时在群众身边化解。几年下来,群众们都愿意听他们的“土宣讲”。

  他们借着一早一晚群众在家吃饭的间隙走东家、跑西家,询问家里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在与村民们的聊天中,对村民们提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时间长了村民们发现,村干部把他们说的每一件事儿都放在心上去办,村里的水泥路修上了、路上的路灯亮了,环境改变了……

  市派第一书记宋朋来到村上任后更是解决了村里的大难题:村里的合作社今年要扩大种植规模,但资金比较紧张。宋朋来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李埠子村引来了“第一书记振兴贷”,解决了村里的大难题。在启动仪式上就有12户农户现场申请贷款并通过基本审核,申请金额达130余万元。

  他们的“青言青语”宣讲令村民纷纷点赞。“我们的村干部讲的都是真人真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还积极帮我们解决难题,村里的事啊就应该大家齐心协力。”村民李传宝说。

  “好声音”讲什么?

  李埠子村在宣讲过程中,以“学理论、谈体会”为主要内容,既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坚持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主题,也结合本村实际,从红薯种植户中,选取了懂政策、会技术、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宣讲员24名,充实到本村宣讲团,打造了一支“薯苗青青”品牌宣讲队伍。

  “薯苗青青”宣讲团成员--大棚育苗种植户李守友说“前段时间天气冷热不稳,很多薯农都担心会对薯种发芽有影响,由于大棚关闭及时,温度调整挺好。而且大棚薯苗出苗也早,就因为比周边山岭地提前上炕早一周,比外地早15天,比往年上炕早1个月……”。“薯苗青青”宣讲团创新宣讲方式,在田间地头为群众讲技术,引导群众在特色农产品发展方面求突破,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带领村民增产增收。

  “好声音”很好听

  青云镇素有“红薯之乡”的美誉。“早熟”经济--红薯错峰生产,是青云镇党委政府及村级共同奋斗来的目标。这方面,李埠子村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时下,距离春季插秧还有近一个月,就是这一个月的时差,一箱箱一袋袋肉质红润、甜香可口的红薯,就能悄悄摆进市场、超市。就是这一个月的时差,李埠子红薯就能卖到每斤5元到10元不等,薯农拼的不单单是果实质量品相,更是抢占“早市”的先机。

  红薯产业要发展,还在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李埠子村从本村实际出发,组建了临沭县绿丰园土地种植股份合作社。合作社由村集体出资占股30%,个人出资占股70%;按照入股土地每亩400元进行保底分红,盈余部分以入股比例进行二次分红。目前,已吸纳社员162户,入股土地420亩。合作社整合红薯储存窖4个,储存能力达100万斤,实现了统一生产、统一贮存、统一经营、反季节销售,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品牌效应不断放大。

  李埠子村以贴近群众需求的宣讲形式为突破口,以“富民强村”为抓手,深度激活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为助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同时,该村依托宣讲收集民情民意,帮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今年来,累计收集到意见建议100余条,解决落实90多条,完成率达90%以上,进一步拉近了彼此距离,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青云镇将在全镇各村因地制宜推广“李埠子式”理论宣讲模式,使“青云好声音”理论宣讲“活起来”,让群众“腰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心里暖起来”,打通理论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