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沂频道 > 区县 > 正文

临沭疾控人在一线:护你岁月静好 我愿负重前行

2020-02-20 14:3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20日讯 临沭县有这样一支负重前行的队伍,为了守护人民健康,在新冠病毒肆虐之时选择逆行而上,他们扛着沉重的喷雾器奔走在大街小巷,所到之处,病毒“闻风丧胆”,无处可藏。

  这支队伍,就是临沭县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杀组。

  消杀组队员整装待发

  把最危险的地方交给我们

  当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转移至定点医疗机构后,消杀组要第一时间对这些病例曾经居住过的场所进行一次彻底的终末消毒。这些地方是最危险的,墙面、地面、卫生间、门把手、杯子都可能存在病毒,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些肉眼看不见的“敌人”必须全部消灭。

  何俊华和高雷明到确诊病例的居住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李勇为同行工作人员进行手消毒

  “及时做好消毒工作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有效的措施,需要全社会每个人的参与,群众在家做好居家消毒,社区、村居工作人员做好常规消毒就可以了,像患者居住过的场所、使用过的交通工具这些最危险的地方就交给我们吧。”消杀组组长何俊华说。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党员的忠诚、信仰,同时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有着军人的坚毅、刚强。“以前在部队没能上过真实的战场,这次是真的上‘战场’了,作为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得挺身而出,冲在前面。”他握着喷雾器喷杆坚定地说。

  打好配合,我们并肩作战

  除了终末消毒,每次出任务,消杀组、流调组、采样组都必须联合出动。接到任务,消杀队员们要迅速穿好防护服,全副武装赶赴一线。队员们强忍着消毒液刺鼻的气味,对现场进行全面、细致地消毒,不放过每一个角落。“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消毒处理,有的疫点面积达到400平方米,需要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李勇说,他是消杀组的老大哥,每次任务来了,他都是身先士卒,主动请命。如果说军人的武器是枪弹,那么消杀队员的武器就是灌满消毒液的喷雾器,喷雾器灌满消毒液重达50斤,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天下来,身上都被汗水浸透了,奇痒难忍,脸上留下一道道清晰的勒痕,肩膀被压出两道深深的红印,腰、背、胳膊酸痛无比,但这些勇士们从没有喊过苦、叫过累,也从没有在逆行的路上放慢脚步。

  消杀组高雷明和采样组高岩妍紧急奔赴一线

  深夜,何俊华和石慧在完成全县首例确诊病例居住场所的终末消毒后为对方进行消毒

  “晚上出发很正常,事实上全天24小时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接到任务,很多次完成任务回来已是凌晨两三点。何俊华说。210日深夜,何俊华和同事们接到紧急任务,这次他们要去17公里外的大兴镇,在现场,何俊华冲在前面喷洒消毒,为同伴们开辟一条安全通道,流调组谢印光、采样组胡金菊分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工作,所有任务完成后,何俊华再为每一名工作人员进行细致消毒。室内空气消毒的内容很重要,要加上这一条。从一线返回的何俊华又跟宣传组商定着消毒液使用明白纸的宣传内容。除了到一线开展消杀工作,对重点场所和人群指导消毒技术也是他们的任务。“我们并肩作战,保证完成任务。”何俊华和同事们信心满满的互相打气。

  我为你们擦亮钢枪,你们安心上战场

  在消杀组里,有两名女队员,石慧和徐伟,根据工作需要,她们既是一线的“战士”,也是消杀组里的“后勤兵”,负责所有一线队员使用后的喷雾器、防护靴、护目镜等非一次性防护用品的消毒工作和消毒液的配制。每天县疾控中心要出动很多工作组去一线,每个组回来的时间早晚不一,她们要等所有组都回来,完成所有物品的消毒才能下班。消毒液呛得眼泪鼻涕直流,嗓子灼热干疼,她们依然默默坚守岗位,充分浸泡、仔细刷洗擦拭每一件物品,给“战友”们最安全的保护。

  石慧正在配制消毒液

  消毒处理后摆放整齐的喷雾器、防护靴和配制好的75%酒精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

  自疫情发生以来,消杀组全体人员全身心投入战斗,和家人总是聚少离多。

  “记不清几天没回家了,顾不上家里”新婚不久的王超说,他已经很久没好好陪妻子吃一顿饭了。

  何俊华在微信朋友圈的留言

  何俊华有一对刚出生两个月的龙凤胎宝宝,石慧和高雷明家里孩子也很小,因为每天加班到深夜,他们即使回到家,孩子也已经睡了,怕把孩子吵醒,也怕把风险带给孩子,只能远远望着,想抱不敢抱。何俊华的大女儿上小学五年级,小小年纪便懂得爸爸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她给爸爸写了一首诗《爸爸,我想你了》,表达对爸爸的思念和牵挂。

  待疫情消散,春暖花开,要好好抱抱孩子,好好陪伴妻子,好好孝敬父母。

  “呲呲呲”,雾状的消毒液悬浮在空中,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消杀队员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他们把职责扛在肩上,把病毒消灭在源头,净一方土地,守一方健康。(通讯员 孙宝红 王良瑛)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