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艺的力量鼓舞人激励人感染人 河东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2022-01-12 17:43:00 来源:临沂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日,临沂市第十届“沂蒙文艺奖”评选结果揭晓,临沂市河东区选送的中国画《青山朴茂水如玉》、微电影《一棵核桃树》等5部作品成功入选,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奖提名1项。其中,柳琴戏《前河湾》斩获临沂市第十届“沂蒙文艺奖”戏剧类一等奖。

  柳琴戏《前河湾》通过拥军支前、抗洪抢险、安置俘虏、秘密入党、火线参军等一系列故事,生动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子弟兵与沂蒙群众间的鱼水深情。柳琴戏独有的“拉魂腔”荡气回肠,使作品更加彰显出与沂蒙人民的深情厚谊。鲜明的人物、紧张的剧情,将观众带到那段硝烟四起又感天动地的峥嵘岁月。

  故事是文化最好的载体,也是最鲜活的载体。传承红色文化,深入挖掘那些鼓舞人、激励人、感染人的好故事,更能让红色文化鲜活起来。近年来,河东区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强化红色文化教育,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将传承红色基因与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落到实处。

  现代柳琴戏《前河湾》是临沂市委组织部、河东区党性教育基地、临沂东城建投集团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共同打造的原创性地方特色剧目,也是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精品力作。《前河湾》充分展示了沂蒙精神的强大力量,“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在这里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河东区以出精品强力作,进一步学好学通党的创新理论、基本知识、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同时,还通过河东区党性教育基地,扎实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一堂堂鲜活的红色教育课让青少年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革命历史。

  把讲好红色故事与发展红色旅游结合起来,让群众在身心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感受革命历史的温度,自觉接受红色故事的洗礼。河东区利用革命人物旧居、革命遗物等实物,结合时代特色创意,设计红色文化产品,提升完善红色文化产业链。加快乡村红色旅游发展,从挖掘梳理、修缮保护、线路规划、景点打造、宣传推广等环节统筹推进,打造红色旅游知名品牌,让山水留住乡愁、红色留住初心、文化留住梦想。

  该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打造“文化河东·美丽四季”文化活动品牌,在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厚植红色文化理念,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成风化俗。每年送戏下乡300余场,送电影下乡3000余场,举办广场文化艺术节、原创戏剧展演、广场舞大赛、锣鼓展演、书画展等文艺活动200余场。在全区乡村沃土上活跃着40余家农村文艺社团和700余支秧歌、广场舞等乡村文艺队伍,3000余名文艺、文化经营管理、非遗、文博等方面的乡土人才,成为宣教红色文化的中坚力量。2021年,突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主线,先后举办了“二月二龙抬头”锣鼓展演、“红心永向党 光影映初心”百部红色电影展映、“描绘百年辉煌 写意时代篇章”全国国画作品邀请展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不断推动红色文化与时代特征相融合,不断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新高地。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