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派驻临沂市蒙阴县坦埠镇下东门村第一书记工作组:有机辣椒助农增收 绿色环保助推发展

2020-06-24 10:5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编者按:

  脱贫路上,有一批人呕心沥血,从“土缝”里趟出一条致富路;扶贫阵中,有一批人殚精竭虑,用脚踏实地为贫困群众生出一线希望,他们就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他们,奉献自己的智慧,为贫困群众织牢一张致富的网,他们,奉献自己的青春,在脱贫的战役上组成一股中坚力量。
  由碧桂园鲁南区域全程支持的“蒙山有礼 为爱行动”暨“我是第一书记 我为家乡代言”公益扶贫活动,以第一视角走进奋斗在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感受他们在决胜脱贫攻坚战役中的磅礴力量。

    鲁网6月24日讯(记者 李宇歌 实习记者 赵盼盼)来到临沂市蒙阴县坦埠镇下东门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反着太阳光的有机大棚。“坦埠镇下东门村的发展主要是往绿色环保上靠,绿色环保大家吃着放心,我们是根据根据下东门村的特点制定的大棚发展方向。”青岛科技大学派驻派驻坦埠镇下东门村第一书记工作组宋建亭说道。

  青椒“遇上”有机肥

  逢年过节的餐桌上,聚餐婚庆的酒席上,甚至平时吃的饭菜中也随时可见青椒的身影,因此,青椒种植广为流行。坦埠镇周边青椒棚众多,几年前,下东门村也和传统青椒种植一样,利用化肥给蔬菜施加营养,“以前我们村的蔬菜价格与普通蔬菜价没什么区别,劳心劳力一年,收益也不乐观”,致富带头人孙斌说。

  青岛科技大学派驻派驻坦埠镇下东门村第一书记工作组通过大量走访、调查研究,考察烟台有机大棚的种植等方式,根据下东门村的实际情况,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发现大豆饼经过发酵后能够形成高营养、无添加、绿色有机肥,自主研发成大豆有机肥料。

  然而,在推广过程中村民的接受效果并不理想,“村民们没有接触过有机肥,对它不了解,也不敢轻易尝试。”第一书记工作组人员说道,“后来,我们几个挨家挨户宣传、讲解,终于有几户愿意试了,这几户使用后,反馈结果都很良好,慢慢地就大面积推广了。”

  使用有机肥后,农户青椒增产了10%—20%,致富带头人孙斌告诉记者,目前,村内有40多户种植大棚,他自己就有2个的青椒大棚,每个大棚每年可给他带来4万元收入。

  扩展规模,拓宽销路

  “我们刚来时这里就有30个大棚了,蔬菜种植虽初具规模,但离真正的规模还有一定距离”第一书记工作组的人员说道。2019年第一书记工作组到下东门村开展扶贫工作时,带来十个大棚项目的投资资金,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下东门村大棚蔬菜扩大规模。

  如今,下东门村已有了50个蔬菜大棚,以种植青椒和黄瓜为主。

  为进一步拓宽青椒销路,第一书记们积极联系县城超市、批发市场,建立蔬菜采摘园等,效果颇具成效,绿色有机的青椒吸引了沂水、沂南等蔬菜批发商。

  下一步扶贫计划中,第一书记工作组正在思考怎样用互联网带动青椒销售。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