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沂频道 > 观沂 > 正文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精神心理科:向阳而立 让阳光温暖儿少患者内心“隐秘的角落”

2021-12-27 14:5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27日讯(记者 林金凤)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本是少年不知愁的年纪,却会与抑郁、焦虑联系在一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会出现各种心理与发育方面的问题。”作为一名儿童心理专家,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精神科一病区主任、主治医师闫敬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关注,“近几年来,我们接诊的患儿数量每年都在递增,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明显。” 

  亦医亦友 带抑郁症患者走出“阴霾” 

  在很多人的眼里,“抑郁症”是承受工作、恋爱、家庭多重压力的成年人才会患上的心理疾病。其实不然,据闫敬介绍,在日常的门诊工作中见到最多的就是因为自残被家长带来就诊,了解其病史评估后发现孩子情绪低落、经常觉得难受、睡眠吃饭都有问题,最后诊断为抑郁症。“现在生活条件与以前相比确实更好,但压力也会更多,环境、时代的变化,加上家长忽视孩子身心健康,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让抑郁症有了可乘之机。”闫敬说道。 

  家住兰山区的14岁女孩王璐(化名)一年前就曾饱受抑郁症困扰。“患者来院接受治疗时脖子、手腕处的布着一道道伤痕,大腿上的肉已经翻开,缝了很多针,部分浅层伤口还未来得及做进一步处理,这次是她最严重的自残行为,甚至已经带有自杀倾向,属于重度抑郁。”回想去年6月份王璐来院就诊场景,闫敬仍历历在目。“患者患有抑郁症有一年多,最早是学校老师发现孩子心理状态不好,但并未引起家长重视,直至这次爆发,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经过多次推心置腹般地交流,闫敬走进了王璐的内心世界,也找到了治愈其抑郁症的关键。“患者因家庭环境经历过一些挫折和刺激,父母关系不和谐,父亲有暴力倾向,对患者关爱少,其母亲也因她父亲的暴力行为而患上了抑郁症,加上她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而初三升学,学习压力倍增,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成了压倒她内心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 

  明晰病因后,闫敬采取了综合治疗方式,在用药物抵抗抑郁的同时,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相结合的方式,重新布局家庭系统,让其父亲认识到问题严重性,对其进行角色定位,而患者与母亲则接受专业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患者出院时,病情明显好转,虽然她遇到压力时还是会用自伤的方式缓解,但随着治疗疗程的推进,这种情况也随之消散。今年,她已经上高中,前几天复诊时还兴致冲冲地向我们讲述她的高中生活,学习成绩也很好。”谈及王璐的改变,闫敬欣慰地说道。 

  然而,王璐只是众多青少年中接受心理治疗的少数,“虽然心理障碍患儿就诊人数有所上升,但是受到陈旧观念的影响,很多患儿及家长存在病耻感,害怕遭受别人的异样目光,因此,除非病情程度严重,否则宁愿患儿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折磨下苦苦挣扎,也不愿求助心理医生。”对此,闫敬建议家长、学生一定要正视心理障碍,积极面对,有意识地维持心身健康。 

  治愈未来 为多动症患儿送上心理良药 

  “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心理活动、心理需求、自我个性成长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有时很多家长关注的大多是孩子的身体,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世界。”闫敬说道。 

  2018年9月中旬,年仅8岁的音音(化名)因上课拔头发,并伴有抽动症状被送往医院。“患儿来院时右侧头顶已经裸露,在诊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患儿有轻微抽动症状,但她拔头发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家长并未发现,直到看到头顶处缺少头发后才意识到严重性。” 

  在评估临床症状过程中,闫敬经过最初的观察,初步判断音音为抽动症,“但在进一步临床评估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一系列病征的根源是其患有多动症,这期间我们通过询问学校任课教师、家长等和患者接触频繁的人群,发现患者在写作业或者老师上课提问时会出现抓头发的现象,其他时间则表现不明显。”闫敬说道,“她拔头发是因为她想克制内心的躁动与不安,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当时我们内心很不是滋味,这么小孩子能够忍受疾病如此之久,确实很人心疼。” 

  明确病因后,闫敬为其采用了药物控制、康复训练、行为训练、智能学具训练等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的疗法。“用药半个月后,患者抽动症状消失,拔头发的次数也减少了很多,而且患者头皮损伤处还长出了新的头发,去年复诊结果也很好。”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要从小抓起,教育方式也要有所调整,从‘早期教育’转变成‘早期关心’。”闫敬表示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能够让家长、学校及社会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并共同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让他们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未来可期 打造综合系统治疗体系 

  作为医院重点学科、重点临床亚专科,儿少精神心理科设有儿少精神科专家门诊、儿少精神(心理)科门诊、儿少精神(心理)病房、儿少精神康复、儿少心理评估室,目前科室内有1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护师,2名硕士,28名工作人员,由儿少精神科专科医师、专科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测评师、康复治疗师、康复特教老师和物理治疗师等多学科团队组成,是集儿童少年期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碍“医疗、干预、教学、科研、防治”于一体的特色科室。而这也意味着科室在儿童少年精神心理疾病防治方面承担着更重的责任。 

  “我们想让这些孩子们在接受专业、系统治疗的同时,感受到有温度的呵护, 享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闫敬向记者说道,“下一步,我们规划引进新式技术同时在人才培养上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在病房环境和治疗环境方面,我们计划拓展空间,提供开阔、温馨的病房,通过增加游戏类的活动,开设手工课程等缩短患者恢复期。” 

  除此之外,儿少精神心理科正筹备开设青少年成长之家服务,为家长和孩子搭建成长平台。“我们打造青少年成长之家的主要是建设一个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环境,让家长不仅参与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的是与孩子共成长。”谈及建设青年之家的目的,闫敬如是道。 

  采访最后,闫敬提醒道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大多复杂多样,要帮助孩子摆脱这一困扰,仅靠单一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家长与学校要形成联盟,承担早期发现者的角色,善于发现孩子的心理异常,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需要进一步诊断的孩子,要尽早与专业机构取得联系,必要时接受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可以取得理想的预后。希望家校医及社会各方能够共同参与,多方联动,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走出心理阴霾,拥抱灿烂生活。” 

责任编辑:王军
新闻关键词: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