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沂频道 > 观沂 > 正文

教育者说 | 临沂岔河小学田全玲:最是书香能致远

2021-10-13 09:3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编者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这个群体的人生格言。他们守着三尺讲台,燃烧着自己照亮孩子们的求学路。他们甘于清贫,坚守教育一线,搭起孩子们成功的天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各不相同,又极为相似,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诲人不倦、立德育人,用教育托起孩子的幸福人生。 
  鲁网10月13日讯(记者 孙丽丽 路雅平)“挂满书的大树,他们正在风中讲述着它们的故事。书香已经浸润孩子幼小的心灵,阅读的乐趣正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作为推进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临沂岔河小学师训科田全玲老师在自己的工作总结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走进临沂岔河小学校园内,在种满大树的绿地前,会看到这样一幅温馨而又充满创意的场景:大树向四周延伸的枝丫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徐徐吹过的微风,拨动着片片书帘,引来许多孩子驻足观望,仰起的小脸,挂着求知的快乐。
  
  
  “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馨、有趣的氛围,以此让孩子们喜欢上读书,进而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谈及自己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所一直坚持的,田全玲表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融容读写团队的老师们,静心读书,在智慧的大海中遨游和沐浴,在写作反思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带动、感染了学生,他们因为对读书的热爱而使学生产生热爱之情。”
  从体育到语文, 用书籍铺平学科“跨界”路
  谈及为什么如此孜孜不倦地推广阅读,田全玲眉宇恍惚间回顾了自己不算平坦的教育生涯,“如果要问阅读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什么,我想可以用‘丰盈’二字来概括。”田全玲告诉鲁网记者。
  1994年,田全玲从临沂师范学院体育班毕业后,顺势走上了体育工作岗位。直至1998年,因工作需要,她改科从事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这对于满怀教育理想的她来说,仅以前期对于体育学科的知识储备支撑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注定是远远达不到对自己的要求,面对学科“跨界”带来的困惑与不安,她用了百倍的努力渴望迅速的适应与成长。“迷雾中我尝试了许多路径,同事的帮助,深夜的加班,至今都是难以忘怀的宝贵财富。但为我插上了登高望远的翅膀的,还是乐此不疲的阅读。”在阅读中,她感到自己的羽毛,慢慢“丰盈”。
  从魏书生的《如何当好班主任》、于永正的《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朱永新的《新教育》等书籍中,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有效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在反思中成长。阅读一步步丰盈着她的教学生活,给她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
  
  谈及给她带来影响最深厚的书籍,田全玲随手拿起放置于桌前手边的一本老书,斑驳泛黄的封面于无声之中回顾了书籍为她一路铺平的学科“跨界”之路。“就像是平日里所用的字典一样,从我初为语文教师开始,每当在教学中有所困顿时,这本书就是我的工具书,供我翻阅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记者接过这本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对传世经典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又不禁感慨经典的价值正是真真正正体现在后世后辈孜孜不倦地反复翻阅之中。
  “从语文学科知识,到班级管理方法,再到教育改革新形势……教育领域的先行者们通过书籍,在教育教学道路上播撒的种子、传播的经验,足够让我们这些在岗位上耕耘开拓的教师们学习借鉴。”谈及自己从教以来的开卷有益,田全玲直言涵盖了方方面面。
  而在此过程中,阅读的积淀与教学实践的融会贯通,也让田全玲在教学道路上渐入佳境,读书写作照亮她精彩的教育人生,在写作反思中不断孕育教育思想,在2008年出版的个人专著《一同走过》,书中字里行间透漏着她对教育的真情,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真实地再现了她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如何应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课堂内外生成的难题等等。她成功的经验,为一线教师在教学路上指点迷津,带给老师的不仅仅是启迪,更多的分享了阅读帮助自己成功从一名体育教师成长为语文教师的丰富的经历。从而启发激励更多的老师能在安静的世界里,沉下心来读书、读书、再读书。
   弘扬传统文化 让经“典”亮人生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对于经典文化在教学中的体现愈发重视,“传统文化进校园 国学经典进课堂”的理念逐渐走进课堂。然而早在2014年,田全玲便已乘着这阵春风,开启了对传统文化的悉心研究。
  借助当时所在学校提供的机会,田全玲分别于2014年和2017年参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协会主办的传统文化培训学习。那是各路国学大咖云集的会场,现场凝聚的国学力量,让她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国学呈现出的独特的魅力已在心中熠熠生辉。
  “刚毕业时,我经常会把教师岗位当做一份职业来看待。”谈及国学经典对自身教育理念的影响,田全玲坦言:“在传统文化的浸润、熏陶之下,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职业深度逐渐为自己打开新的格局。内化成生命的觉悟和心境,”田全玲对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对教育的情怀,她那种“舍我其谁”的担当,以及“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高远,让人为之动容。
  
  在如饥似渴地汲取经典知识的过程中,田全玲更加坚定了修习国学的道路。通过读写思辨,不断深化,她的第二本专著《格物明道》也于2019年正式出版。田全玲开始不断带动着身边的人读国学,悟经典。指导老师们用心记录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并在阅读中不断反思,在“吾日三省吾身”中提升自身的认知,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力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
  2020年9月,田全玲正式调入临沂岔河小学任教,自此,国学经典一同被融入到该校的书香校园建设中来。她带领学生诵读《大学》《论语》、《道德经》、《诗经》这些国学经典,以其包罗万象而又贴近生活的理论,帮助大家在阅读过程中体悟经典,在此过程中,国学魅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田全玲的课堂,走进每一个孩子心里,“教学备课时,我会有意识地借助国学经典升华内容、拓展课堂;除此之外,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因为有了深厚的圣贤文化做支撑,引领学生要懂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感受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人生宣言,引领学生做一个‘小孝孝父母,大孝孝国家’的国之栋梁。
  “虽然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但事实上,‘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的广泛阅读最终都会融会贯通于教学全过程,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相辅相成。”回顾自己带着国学经典迈入校园、踏上讲台的步步实践,田全玲如是表示。
   师生共读 筑牢终身阅读基石
  “当然,学生阅读兴趣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绝非是一蹴而就的,在此过程中,老师的鼓励与督促不可或缺。”关于引导小学生进行阅读,田全玲也用心良苦地探索了切实有效的实施路径,“主要从诵读经典和阅读课外书目两方面着手,以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初步目标。”
  “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采取‘晨读’配合‘暮诵’的形式。在10月份的经典诵读比赛中,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切身体会圣贤文化的魅力。”田全玲满脸欣慰地表示,“过去常说琅琅书声飘校园,现如今,更可以说是‘经韵声声’遍校园了。”
  
  谈及学生阅读课外书目方面,田全玲告诉记者,在临沂岔河小学,每名学生都拥有一张独属于自己的读书记录表。“孩子每读完一本书,就会有老师帮助做好记录,并对其进行督促和鼓励。同时,还会按月开展‘读书之星’的评选活动。”对此,田全玲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教师坚持对孩子的阅读工作进行检查落实,达成有始有终的良性循环。
  “将学生的阅读工作做精做细、让他们得以由浅入深,在逐步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帮助他们渐渐加深对于读书的热爱,筑牢终身阅读的基石。”身为一名教师,田全玲对此深觉任重而道远。
  最是书香能致远。从教学楼前随风摇曳的“书树”,到各班级内不断充实的图书角,到学生手中逐渐填满的读书记录表,再到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捧书阅读的少年……早在不觉之中,书香已氤氲在临沂岔河小学校园的各个角落。
  田全玲希望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全体师生行走在阅读的大道上,让阅读丰盈每个孩子的生命,让经“典”点亮每个孩子的生活,让临沂岔河小学每个孩子因悦读,享有更加出彩的人生。
  人物介绍:
  田全玲,中共党员,1994年毕业于临沂师范学校。多次在兰山区教育教学现场会作典型经验交流,2008年出版个人专著《一同走过》。2013年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优秀班主任。2014年,所研究的科研课题《发掘“国学”精华,促进人文和民族精神发展的研究》荣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020年10月,成为兰山区第一批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学员。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