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沂频道 > 观沂 > 正文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主管护师王宗梅:以专业抚慰患者 以仁爱温暖心灵

2021-08-25 11:1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25日讯(记者 林金凤 通讯员 程贵宝 张子甲)近期,年近花甲的王宗梅再次获得一项奖项——临沂市卫生健康系统推选的“卫健榜样”称号,这项奖项是由临沂市卫健委发起的,激励卫健系统广大党员在卫生健康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而此项奖项对王宗梅来说不仅是激励,同时也是对她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青春的认可。

 

  “王姨,你的工龄比我们的年龄还大啊!”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脊柱外科,几乎每位新来的护士听到主管护师王宗梅的自我介绍都会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1983年从临沂卫生学校毕业后,王宗梅被分配到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至今,在临床一线工作已有38年。38年间,王宗梅先后辗转于精神科、妇产科、外科等多个科室,获得的各项荣誉称号、证书可用“摞”形容。 

  “应对压力与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正视它、直面它” 

  新环境带来的未知性,这对刚从校园象牙塔中走出来的王宗梅无疑有一种压力。1983年,时年20岁的王宗梅进入位于河东区汤头街道的临沂市精神病医院(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前身)精神科工作,在精神科,王宗梅一干就是12年。 

  “那时没有接触过精神疾病类的患者,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这就导致患者发病时,我们这些‘小白’往往措手不及。”初来乍到,王宗梅便被科室内的患者“惊”到了。“一些患有妄想症的患者,看到女护士就追,对着医护人员脱得一丝不挂,甚至看见女同志就要抱。”因此,当时精神科中时常上演着患者追着这些新护士跑的“闹剧”。  

  除了面对“棘手”的患者,王宗梅还要克服艰苦的医疗环境,“由于人手不够,夜班只有名女护士值班,夏季下雨刮风时,医院经常停电,夜里只能点着煤油灯,但稍不留意,患者就会拿走,我们只能追着患者跑。”在闷热的天气“助燃”下,追着患者几圈,王宗梅早已汗流浃背,衣服就像洗过一样。 

  被患者追着跑,王宗梅没有哭,追着患者跑累到摊在地上,王宗梅依旧没有哭,但那一次,王宗梅压抑着的内心的委屈、不安、恐惧一瞬间化为泪水如江水般涌了出来。 

  “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到病房护理患者,在走廊上,我与那位患有躁动症的患者对视了一下,刚要询问他的状况,他便攥着拳头,气势汹汹地朝我走来,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他一拳捶倒了。”时隔多年,王宗梅早已想不起那位患者的名字,但她依旧记得患者的样子,“他身高大约185CM,年龄在40岁左右,身材魁梧,当时幸亏有位处在康复期,家住沂南的王姓患者一把抱住了那位躁动症患者,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随后,王宗梅从地上爬起来,与赶来的医生一起约束住了患者。 

  事后,她跑到楼梯间的角落,偷偷抹了眼泪。“当时心里觉得很委屈,我明明什么都没有做错,而且还帮助他,怎么会无缘无故挨了一拳头呢?”但她身上的责任及内心不服输的劲头不允许她将时间花在情绪宣泄中,“虽然新环境、新状况让我恐惧,但压力与恐惧是不能绕过去的,必得直面它们。”很快王宗梅便重整行装,一头扎进工作中,自此她更努力地学习心理疾病方面的知识,更耐心地对待患者,恶补专业知识、技能,从一位懵懂的“小白”成长为可以独挡一面的“老手”,王宗梅只用了3个月时间。

  同理心与共情能力是打开患者“心门”钥匙 

  在医疗活动中,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接触是最多、最频繁的,而“共情”意味着关注患者的世界,一起感受并进入到患者的世界,包括对患者世界的准确体察和理解。而具备同理心与共情能力,很多时候无疑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一方面,王宗梅深有体会。 

  2004年,王宗梅从妇产科调到脊柱外科,刚到科室,王宗梅就遇到了一位来自郯城,时年50岁的女性患者。“她是二楼10床的患者,因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疾病,刚做了‘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钉棒内固定手术’,需卧床休息,不能下床,生活无法自理。”原本两周左右就能出院,但因患者患有糖尿病,伤口愈合十分缓慢。“患者内心很焦灼,开始时表现出排斥护士、少语、情绪低落等状况。”王宗梅介绍道。 

  拥有多年精神科临床工作经验的王宗梅,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深入患者内心了解患者需求,定期为患者做心理疏导、健康知识宣讲,每天为患者做肢体抬高训练,利用午时治疗结束时间为其洗头、翻身、拍背、修剪指甲,一步步向患者的内心靠近。“后来,我们就以姐妹相称了,她出院后一个月,我们做了电话回访,得知患者恢复良好,她后期还给我们介绍了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相比于医生,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时间实则更多,做的工作更为繁重,但有时护士的工作可能会被忽略,甚至会被患者当做情绪的宣泄口。“我们对这样的事已经习以为常,也不会与患者计较,不仅是因为我们职业素养的要求,也因我们懂他们的心情。”王宗梅说道,“一些农村患者,他们挣钱很不容易,我也在农村长大,我深知老百姓赚钱的艰辛,因此,我们除了要理解他们的心情,更要做好护理工作,能为他们多做一些就多做些。”

 

  深知自身是白衣“战士”,却忘记自己有时也是一位患者 

  人的一生中会扮演很多“角色”,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色会不断增加,而多个角色重叠在一起,意味着其身上同时承担着多重的责任。现年58岁的王宗梅,作为一名24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座右铭,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己任,在自己热爱的护理岗位上,始终如一无私奉献着,但她却忘了自己有时也是一位需要别人照顾的“患者”。 

  2020年4月,在家庭与工作中来回转换,加上长期依靠药物才能入睡的王宗梅因头晕不慎摔倒,导致右手桡骨骨折,科室内领导、同事都劝其休息,但王宗梅坚持不肯,她带着夹板继续工作,右手写不了字,左手便顶替右手,夹板带了45天才取下。“去年4月份,还处在疫情防控紧张时期,科室内很忙,一直没敢休息,虽然左手写字不习惯,但慢慢练着,没过几天写字也能顺手了,还多练了一项技能。”王宗梅笑着说道。 

  作为党员,除了有牺牲、奉献的精神,还应有悲天悯人的情怀。2000年,当时王宗梅在内科工作,一位外省男性中年患者的遭遇深深刺痛着王宗梅的内心。“这位患者是一位外省人员,他在临沂务工,没有赚多少钱却因心脏疾病住院,医药费花光后,身上已经没有多余的钱吃饭,我了解到他这种情况时,他已经两餐未进了。看到他这种境况,我心里顿觉五味杂陈。”未经过多思考,王宗梅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钱,帮患者买饭,而她的行为也激励着科室中更多人的加入。患者康复出院回家前,特意打电话向王宗梅辞行,患者在电话中表示“虽然生病很痛,但遇见你们却很温暖。” 

责任编辑:王军
新闻关键词:王宗梅临沂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