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泉镇:“互联网+”给柳编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7-04-18 14:4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临沂4月18日讯 走在“柳编名镇”板泉镇,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杞柳开始萌芽,柳农们在田间地头忙活着给土地施肥,给杞柳浇水,为啥柳农对杞柳如此用心?原来,当地柳编产业的稳定发展是这些柳农的定心丸。“我们这些中年人出去打工不占优势,在家种条子(杞柳)、编货(编柳条)还能脱贫致富奔小康呢。”龙窝村脱贫户史佩新高兴地说道。

  说起柳编产业,必须要提到当地柳编龙头企业--山东龙窝工艺品有限公司,该企业成立于1990年,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逐步形成了杞柳种植—加工—出口一条龙产业体系,现已开发产品4000余种,产品销往南美、西欧等地区,成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村企联合让货源稳得住。龙窝村地处沭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保水性强,适宜杞柳种植。村“两委”班子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等办法,逐步形成一户带几户,多户连一片的生产局面。为便于农户柳条销售,村集体成立柳编协会,投资10余万元在村东建设占地5亩的柳条交易市场,加强管理与服务,使农户就地交易,推动全村杞柳种植规模迅速膨胀,带动了周边殷庄、坊庄等50余个村庄发展杞柳。在村“两委”的组织下,柳农与柳编企业签下收购合同,保证了柳编企业货源的稳定性。

  政企联合“线上线下”火起来。柳编产业作为该镇的传统产业之一,镇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扶持,并正式成立了“莒南县柳编行业协会”,为柳编企业的发展积极出谋划策。镇

  域柳编企业定期探讨,互相沟通交流,避免了恶性竞争。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由公司拿订单,农户按订单为企业加工产品,即 “市场(包括线上线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上连国际、国内、网络市场,下连杞柳基地,带动种植农户,形成了密切联系、利益共存、风险共担的杞柳产业链。在山东龙窝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柳编企业发展到100余家,拥有网店企业50余家,具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发展到11家,全镇已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柳编之乡”。镇政府电子商务办公室,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培训学习,邀请淘宝大学的专家、老师授课,指导企业找准线上发展切入点,明确自身定位。通过企业自身探索,政府培训指导,山东龙窝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了美工小组、客服小组、售后小组等,并将柳编高手纳入专业技术小组。2013年,该企业在淘宝、天猫等平台注册了龙窝家居旗舰店,经济效益尤为可观。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线上线下市场,2013年8月份建设运营网络销售平台,新建电子商务厂房4000多平方米,总投资800余万元,网上销售产品400多个品种,库存量共计600余万元,现有网络销售人员13名。目前,网络日销售额达到2万-3万元,月销售近70万元。

  “四德”建设为企业锦上添花。以诚德为先,用诚信文明赢得效益。该企业突出“干事创业要诚信、为人处事要诚实”的理念,110多名企业员工,均签署“四德”(爱、诚、孝、仁)工程建设责任状,内设企业道德讲堂,把诚信融入产品,创造过硬的企业品牌。该企业在天猫网注册龙窝家居

  旗舰店,起步虽晚,但是凭借企业信誉和产品质量,目前,已拥有粉丝数量3.5万余人,店铺信誉达到皇冠级,“双十一”、“双十二”两天,销售收入达到95万元,销售额的1/3来自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区,而这些国外订单也主要源于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优质服务。

  农民不出户,一样把钱赚,有一台电脑,就有订单来。山东龙窝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运用“互联网+”成功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进而带动周边小柳编企业和柳编农户开拓了网上市场,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该企业的带动下,柳编市场越做越大,农村经济收入越来越高,龙窝村集体积累已达150万元,人均收入突破6800元。市场活了,企业大了,村民富了,龙窝村的环境也随之更加优化。为提升村民的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龙窝村深入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硬化道路、安装路灯、美化环境、修广场、建学校,农村环境焕然一新,娱乐活动有去处,孩子教育有保障。

  当然,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村“两委”的好做法,村“两委”通过“一扩”即: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实现量的突破“二放”即:放开柳编生产市场实现点的突破。“三引”即:引来外商实现质的突破,从而“两委”工作思路稳定了货源,开拓了思路。企业“市场(包括线上线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村两委工作思路相结合,运用“互联网+”把柳编经济一盘棋下活了。(通讯员 潘聪聪)

责任编辑:王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