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沂蒙党性教育基地补精神之钙 壮信念之骨

2017-01-06 10:23:00 来源:琅琊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 

  《人民日报》2017年01月05日13版

   

  在大雪纷飞的沂蒙红嫂纪念馆,国防大学研究生班学员在永远跟党走展室前听取教学点评。资料图 

  《人民日报》2017年01月05日13版刊发文章《山东省沂蒙党性教育基地补精神之钙 壮信念之骨》,关注山东干部教育培训,点赞山东省沂蒙党性教育基地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形式,获得良好成效。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在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和服务中,始终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启迪思考和提升素质为目的,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形式,根据党政干部、企业管理者和普通党员等不同需求,量身定制培训班的课程。主体课与专题课相结合,在学员们心田里留下了精神家园一脉相承的图谱。

  教学质量是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围绕“回归初心”,既体现严肃性,又营造活泼氛围,既有激情碰撞又有理性思考,既有正面引导又有反面警示,在学员面前展开生动活泼的画面。

  “实境课堂”活起来

  “实境课堂”教学,让学员走进去。通过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讲解变互动,在各个教学基地分别打造党性教育“实境课堂”,让学员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中国武警学院进修系副主任齐晓在文章中写道:“站在烈士墓区,久久仰望,这里埋着2865名英烈,其中有名字的只有103座。我与英雄的灵魂相遇,那来自内心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

  课堂教学,让学员想进去。课堂教学重在理性分析,以理服人。通过专家讲授、互动交流、现场答疑等环节,既有理论上的指导,又有实践经验的传授,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精神洗礼,在春风化雨中接受党性熏陶。

  事迹报告,让学员听进去。请历史的经历者或传承者讲事迹报告。原二炮政委罗东进讲授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真实再现了罗荣桓元帅开展群众工作的生动故事。

  “三同”体验融进去

  “三同”教学,让学员深下去。重点打造了蒙阴烟庄、沂南常山庄、费县周家庄等9处“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教学点。不少学员从进入村庄的第一天起就成了群众家庭的一员。学员们抢着疏果挖沟、打扫院落、烧火做饭,乡亲们也端茶水、拉家常、唠闲嗑。当蒙阴县野店镇的乡亲们紧紧拉着学员的手叮嘱说:“你们可要再来啊”时,学员们再次泪水盈盈。

  情景体验,让学员融进去。通过组织学员参与抬担架、推独轮车、挑军粮等革命战争年代的支前工作和生活体验,结合专题教学、展馆讲解和教学点评,将学员的所看、所感、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

  红歌教学,让学员唱起来。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诞生了一批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歌曲,像《跟着共产党走》《沂蒙山小调》等。依托这种资源优势,开展红歌教学,寓教于乐,让学员在激情传唱中加深对红色历史和革命文化的理解。

  影像教学,让学员看进去。组织学员观看《沂蒙六姐妹》《南征北战》等电影;观看电视连续剧《沂蒙》片断;观看《英雄大青山》《英雄孟良崮》等专题教学片,加深学员印象,增强培训效果。

  延伸教学带回去

  延伸教学,让学员带回去。基地把展馆的经典案例、重大活动、重大事件、英模人物等做成小册子,刻成光盘,让学员“带得走资料,记得住情怀”,逐步探索党性教育不能只是“感动一阵子”的问题。

  网络教学,让学员联起来。基地建立网站,开设多个模块,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学员关注后可以了解红色资源、学员留言、培训心得和展馆故事等。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根在,大树是常青的。回到人民群众中去,重温共产党当初的信仰上去,学员们找到共产党的“根”和人生的“火种”。经受一次精神的洗礼,灵魂的重铸。

  教育基地学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王通宙动情地说:“6天的现场学习,我们多少次热泪盈眶,一次一次被感动,被震撼,被教育”。还有学员写道:“面对强烈的情感震撼,满脑子装着老区的百姓,眼泪流了一遍又一遍,心里沉甸甸的。这种教育,没有理由不让我们增强淡泊名利、干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理由不让我们增强群众观念的坚定性、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

责任编辑:王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