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城发故事”

2021-02-28 14:0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28日讯 作为新时代沂蒙国企,临沂城发集团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履行国企担当,践行社会责任,弘扬“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通过产业扶贫、派驻“第一书记”、实施片区提升、进行慈善捐赠等方式,在全面打赢沂蒙地区脱贫攻坚战役中,贡献了城发力量,书写了城发故事。

  故乡田园美,沂蒙花盛开

  尹家峪村是一个坐落于沂水县泉庄镇的小山村,多年来受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够便利、产业单一等因素影响,始终找不到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2017年,临沂城发集团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的各项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国有资本作用,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变“输血”为“造血”,依托沂水县特色资源优势,投资20余亿元,规划38平方公里,建设尹家峪田园综合体项目。

  项目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当地的景田、水体、林地、村庄等自然资源,实施“一心一廊三带九区”整体布局,打造以乡村度假、生态休闲、主题游园、特色购物等功能齐全的新型田园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一十百千万”的总体目标,即:创建一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落位数十个农旅项目,吸引数百万游客,构建数万亩农业产业基地,预计可实现总收入10亿元以上。当地农民还可通过土地要素股权化、绩效分红等方式,实现项目区农民长效递增式增收,总计可带动农民年收入2亿余元。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是千百年前古人对于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田园综合体项目启动以来,尹家峪村及周边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还建社区、商业街道逐渐兴起,农民的生活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出务工人员和年轻人陆续返乡创业。通过提供就业、土地流转、改善人居环境、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得到极大提高,真正实现了全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良好衔接。截至2020年7月底,项目通过济临扶贫协作专项基金,累计缴付扶贫款2568万元,惠及临沂十三个县、区约19万户。2021年,尹家峪田园综合体将扩大社会化服务,同时建立200亩左右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实现当地的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

  千百年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沂蒙大地的沃野乡间一步步变为现实。临沂城发集团依托尹家峪田园综合体项目,以全新理念走好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以行之有效的扶贫机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出了一幅农旅融合、景田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乡村新画卷。

  驻村更驻心,倾情助脱贫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派驻“第一书记”工作安排,临沂城发集团先后向平邑县丰阳镇山泉村,沂水县泉庄镇尹家峪村派驻两批驻村“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攻坚。驻村期间,他们在加强基层党建、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保障民生、建设增收产业等方面持续用心用力。短短几年时间,原本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3月,集团选派王斌同志到平邑县丰阳镇山泉村担任“第一书记”。入村后,摆在他面前的是村“两委”班子不健全、软弱涣散、威望不高,村级负债达60多万元等众多棘手问题。通过认真调研,细致走访,他确定了一手强班子,一手创收入的“两手抓”工作思路。在集团的支持下,累计为当地投入资金140.60万元,于2017年3月为该村建成6个标准化控温蔬菜大棚,配套打深水井3眼,修建约3000平方米项目用生产道路。为确保蔬菜大棚的充分利用和保值,创新实施蔬菜大棚租赁经营业务,当年实现新增村集体收入6.6万元。与此同时,他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包括路灯、道路等提升改造,彻底改变了山泉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王斌同志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第一书记”,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被平邑县人民政府授予“平邑县荣誉公民”称号,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2018年4月,集团选派赵海清、胡波两名同志到沂水县泉庄镇尹家峪村任职“第一书记”。他们扑下身子,扎根山村,助力强村富民。通过使用“第一书记”配套资金投资近60万元装修村内19套毛坯房,用于对外租赁,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利用尹家峪田园综合体建设机遇,解决村中留守人员就业问题;扶持发展村内豆腐皮生产作坊,以合作社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为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3.5万元;争取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村庄道路提升改造及修建“村村通”公路建设;协调民政、水利部门,争取资金500万元,修建连心桥、橡胶坝,并对马莲河、温凉河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协调资金400多万元,规划建设2300余平方米尹家峪村党群服务中心;投资12.6万元,架设太阳能路灯76盏,方便群众夜间出行;争取“君发献爱心”资金7000余元,帮扶救助贫困群体......

  如今的尹家峪已经由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一排排宽敞明亮的的楼房整齐排列,一条条新修的公路四通八达,低效杂乱的农田被现代化农业基地取代,村民在家门口的综合体项目就可以“上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村里环境美了,老百姓富了,赵海清和胡波两位同志欣慰的笑了。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这场脱贫攻坚战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帮扶走出脱贫路,红嫂家乡焕新颜

  在沂蒙红嫂的家乡,沂南县马牧池乡东侧的山坡下,四百八十余亩的土地上葱葱郁郁。抬眼望去,白蜡亭亭玉立,榉树绿荫成行,朴树枝繁叶茂,金银花迎风招展。在八月的骄阳下,伴着鸣蝉放肆的聒噪,你追我赶,野蛮生长。时有喜鹊嬉闹枝头,偶见白鸽群翔于山腰。

  “今年雨水充足,特别是最近连日降雨为这里的苗木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各类树种长势喜人。”示范片区帮扶联络员苏庆达说。很难想象,在一年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

  2019年初,市委决定开始启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集中创建行动,力争经过五年努力,打造20个示范乡镇、50个示范片区、500个示范村。同年,市委组织部印发《沂蒙干部教育基地周边沿线片区整体提升工作方案》,决定由部分市属骨干企业分别结对帮包1个片区。在资金扶持、市场运营、合作建设等方面发挥优势,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积极探索建立城市资金和工商资本反哺农村、助推乡村振兴,实现脱贫攻坚的有效机制,加快片区建设进程。临沂城市发展集团负责对接帮包沂南常山庄片区。

  作为市属国有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脱贫攻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临沂城发集团严格落实市委部署要求,认真部署、迅速行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东春同志组织召开沂南常山庄片区共建帮扶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帮扶方案,安排部署帮扶工作。确定以“组织共建、产业共兴、人才共享、文化共育、生态共创”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重点倾斜、精准帮扶、整体提升的工作方案,以沂南县红嫂革命纪念馆为中心,整合各类资源,对周边沿线村进行连片打造,全面推进乡村组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共建帮扶工作。

  通过现场勘查基地,分析栽种的苗木种类,规划道路、灌溉管网,开展地上农作物评估,统计土地流转前期数据等工作,2019年10月份,集团共建帮扶基地土地流转协议正式签约,转包期十年,签订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前三年转包费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款共计约267万。截至目前,帮扶基地流转片区土地487亩,总投资约1500万元,建成集苗木培植、中草药种植、景观观赏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苗圃基地。基地主要栽植榉树、朴树、五角枫绿化苗木1.5万棵,栽植景观对节白蜡400余棵,种植金银花约10万株,配套建设了800立方蓄水池,商务接待中心1处,铺设灌溉管网7千余米、生产道路3千余米。

  项目建成后,集团固定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用近50万元,带动周边村集体每年增收近10万元,解决周边近百名群众就近就业。既成为助力片区提升,带动村级集体收入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成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为目的扶贫“造血”项目,通过产业扶贫,把打造美丽乡村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脱贫摘帽,拓宽致富路。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通过产业脱贫,建立长效机制,让老百姓有“尊严”的脱贫致富,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临沂城发集团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委的各项策部署,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讲责任,讲担当,充分发挥自身各类资源优势,着眼长远,积极作为,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真正让老百姓生活富起来,日子美起来。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时刻,临沂城发集团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不负时代的“沂蒙答卷”。(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