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游记:工作日花了四块钱,打卡临沂市的王羲之故居

2020-11-04 15:0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4日讯 凡读史者,无人不知琅琊王氏。琅琊王氏虽然兴盛于江左,但他们的家族根源,则是在古琅琊郡。
  秦代的琅琊郡治,与后来有所不同。到了东汉之后,琅琊郡(国)的治所,就长期稳定在如今临沂一带。而琅琊王氏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望族,因此临沂就可以视为琅琊王氏的祖居地。
  如今,在临沂市兰山区有一处风景名胜,就与琅琊王氏有关。那就是位于洗砚池路上的王羲之故居,久闻大名,一直没有进去参观。前段时间,有朋友提醒说,这里在工作日的门票打两折,只需四块钱就能参观。因此,选了一个工作日的中午,利用午休时间到这里打了卡。
  (四块钱的门票)
(景区布局图)
  之所以选在午休的时间,是因为提前查了资料,知道整修后的王羲之故居占地面积80亩,主要有砚池怀古、鹅池水暖、曲水流觞、圣光普照、晒书台、五贤祠等景点。快点走的话,半个小时游览正合适,也不耽误上下午的事情。
  王羲之故居的入口和出口都在洗砚池路上,出口处有个大牌坊,而入口处没有。第一次来的朋友注意不要走错。
(有牌坊的这个是出口)  

 

  (这里才是景区入口)
  临沂史志资料介绍说:“王羲之故居坐北朝南,大门古朴庄重,彩檐前出,立明柱4棵。两边的楹联为:“北国普照南国 戒珠尽右军故里, 西晋砚池东晋兰亭皆书圣遗迹” 。此楹联系临沂书法家张寿民书写。门上悬挂的 “王羲之故居”匾额,为全国著名书法家启功所题。”
  
  购票进入景区之后,首先看到的一汪碧水,就是洗砚池。
  洗砚池亦称泽笔池。仲汝尚撰于金皇统四年(南宋绍兴十四年)十月的《沂州普照寺兴造记》载:“当子城之西南,有古台岿然出于城隅,台之西复有废池流潦潴焉。耆旧相传,台曰晒书,池曰泽笔。其地盖东晋右将军王羲之逸少故宅也。”
  在历史上,洗砚池一度荒废。不过,临沂市后来进行了专门的修整。如今的洗砚池,湖岸遍砌假山怪石,池畔广植垂柳花草,东西两侧狭窄处各有一座石桥,整体的布局,相当有意境。  
  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因此在景区内墨迹颇多,石碑石刻随处可见。该图就是巨幅的《兰亭集序》石刻。
  笔者参观时,赶上了一个好天气,鹅池里的鹅也很有雅兴,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
  除了书法碑刻之外,景区内还有普照禅寺、王右军祠、五贤祠等景点。
  根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跟随司马睿南渡之后,祖居地后来就改为寺庙,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称开元寺。北宋时改 称天宁万寿禅寺。伪齐刘豫时,易名普照寺。王右军祠,顾名思义,则是祭祀王羲之的场所。
  而五贤祠祭祀的是诸葛亮、王祥、王览、颜真卿、颜杲卿五位琅琊籍的历史名人。《琅琊王氏文化志》载:五贤祠始称忠孝祠,原在临沂老城南关。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沂州监司李士允动员一罗姓人捐献其 别墅而建,初祀诸葛亮、王祥二人。嘉靖三十年(1551年),沂州知州何格改祠名为景贤祠,祭祀诸葛 亮、王祥、王览、颜真卿、颜杲卿五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时驻黄梅岩村(现在罗庄区境内),定“五贤”名目,并题有御制诗。
  王羲之故居虽然是后来复建,但书香浓厚,古风犹存,到这里参观,对临沂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和加深体验。(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