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夫妻:沂蒙“小家”撑起华夏“大爱”

2020-02-15 20:2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16日讯(记者 郭念礼)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2020庚子鼠年春节的宁静与祥和,万家灯火犹安在,可也有一些家庭的灯光却悄然而息。

  武汉告急!湖北告急!

  鼠年除夕当日,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发布紧急动员令,选拔优秀医护人员奔赴湖北各地,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爸爸接电话后,千万不要和他说妹妹感冒的事情。” 7个月大的小女儿感染风寒发烧38.2℃,为让远在济南遥墙机场的丈夫放心,唐共珂在拨通丈夫的电话前,如此反复交待大女儿。

  她是平邑县人民医院胸外科病区的副护士长。大年初四,唐共珂的丈夫——平邑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一病区主任王相海,与全省同行一道飞赴湖北,支援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唐共珂丈夫、援鄂医疗队成员王相海

  “放心,爸妈和孩子们都挺好的,到了湖北一定要好好干,你守护好前线,我守护好咱们的小家和医院的大家……”挂上电话,唐共珂的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

  “孩子爸爸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奋战,我在岗位上也不能落后他!”

  ——你驻守前线,我守护好

  守护家园不是妻子的专利,作为丈夫,同样责无旁贷。

  杨建是河东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卫生监督三科负责人。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同事在防控一线奔忙,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她的妻子徐德晓是临沂市肿瘤医院内二科护士长。有着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她,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主动请缨赶赴一线,成为临沂市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成员,被分配到汉阳方仓医院。

  当知道妻子有支援湖北的想法时,杨建心中虽有不舍,但同为学医出身的他明白妻子那份救死扶伤的心愿,于是便鼓励妻子递交了援鄂申请书。

  杨建的父亲身体不好,岳母刚做完手术,孩子正马上面临紧张的中考。面对困难,杨建却不断告诉妻子,“没事,你安心去湖北,家里有我。”

  ——你去前方支援一线,我在后方守护家园。

  “自从你离开家后,女儿管谁都叫爸爸,妈妈成了妈妈爸爸,姥爷成了姥爷爸爸,我知道,那是女儿想你了。”

  这是莒南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徐晓静在写给丈夫——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队员田亮的书信中提到的话。

  “今天是你参加疫情防控的第15天,你身在防疫一线,我着实担心,见面不易,还是给你写封信吧。”

  “虽说不能和你并肩奋战在一线,但内心遗憾之余却也有着些许欣慰,因为家里有我,女儿有我,你亦有我,有我在,家里你便不用担心!”

  清末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告诉世人,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今日徐晓静的“与夫书”亦在告诉人们,顾好大家才能安守小安,“严寒即将过去,我相信春暖花开之日便是你们胜利归来之时,待疫情胜利后,我和女儿迎接你平安回家。”

  ——心系与你,盼君平安归来。

  在疫情中“逆行”的半个多月里,临沂市中心医院医务科负责人刘乃青经常加班到凌晨1点,可往往刚躺下,又会接到数个电话,赶去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就在他夜以继日扑在疫情防控一线时,在同单位工作的妻子孙淑香和他一样奋战在最前线。作为医院感染科的护士长,在疑似病例前来就诊时,她永远冲在最前面。因与疑似病例直接接触,她工作一周需隔离14天。

  夫妻上阵齐战疫,孩子谁来照看?

  刘乃青的岳父患心梗、脑梗等多种疾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需岳母在家照顾。他老家亦有93岁的奶奶和70岁生病的父亲,需要其母亲照看。双方父母均有心无力。

  权衡之下,夫妻俩只好选择把两个孩子分别寄养在同事家中。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是他们在危急时刻做出的选择,却胜过千言万语。

  早上7点,手机微信提示音响起,相龙云拿起手机,老公陈涛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我不在家你吃饭不要凑合去小超市买蔬菜营养丰富和均衡”……看到老公的信息,她的泪水不争气地涌了上来。

  相龙云和丈夫陈涛同在平邑县人民医院工作,相龙云是医院药剂科主任,陈涛是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疫情发生后,平邑县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启用距离县城5公里处的南山医院(传染病区)作为隔离病房。从事感染性疾病工作已经25年的陈涛第一个报名上了前线。

相龙云与丈夫陈涛合影

  相龙云心里虽然有些惴惴不安,但还是坚决地支持丈夫的决定。因为她早就知道,经历过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丈夫,定会冲锋在抗击疫情的一线。

  从此,夫妻二人之间多出一条短短五公里的鸿沟,难以逾越。他们在这五公里的首尾两头日夜坚守,并肩作战,共同期盼着春天的到来。

  ——最近的距离,最远的你。最坚定的守望。

  在这场战役中,除了“医护之家”夫妻齐上阵,还有更多的“小家”在防疫一线坚守。

  临沂高速交警支队的张钦宏和李凤杰是一对“双警夫妻”。民警张钦宏在高速交警支队蒙阴大队,妻子李凤杰在高速交警支队直属大队。他们既是同事,又是伴侣。

  年末的高速公路春运交通安保工作让他们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两人本打算将春节的休班时间调在一起,在家多陪陪孩子,却在大年初二,接到了单位停休的通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两人默契地整理行装,把年幼的孩子留给父母,匆忙集结到了这场“战役”中。

正在执行任务的李凤杰

  虽然相隔百里不能相见,但夫妻二人心连心、肩并肩,把“小家”放在身后,把“大家”扛在肩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大娘,我来给您送菜了!”24日一大早,家住平邑县平邑街道黄草村的刘玉英老人听到了敲门声,她努力挺了一下严重驼背的腰,准备招呼来客。孙兆红却已经拎着一塑料袋蔬菜来到了跟前。哎呀孩子,非常时期,你不要再关心我们家了,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吧。你看杜书记天天值班已经很不容易了,你也不闲着。接过蔬菜,老人连声致谢。

  前来送菜的孙兆红是黄草村党支部书记、退伍军人杜海龙的妻子。防疫期间,杜海龙牵头组建志愿服务队,定期到村里的精准扶贫户家中走访,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并对他们的住所彻底消毒。

  望着丈夫奔忙的身影,孙兆红也自发加入到志愿队伍当中。此后,许多村民只要听到敲门声,就知道肯定是孙兆红上门送菜了。这对奔跑在防疫一线的夫妻身影,也牢牢地烙在了村民们的心中。

  27日, 65名兰山区直疫情防控选派干部进驻兰山街道,加强街道老旧小区的疫情防控。在这些抽调干部中,有两位特殊的人——兰山区委统战部的刘跃和兰山区妇联的杨海珍,他们既是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又是即将并肩作战的战友。

  起初报名时,夫妻二人也犹豫过,毕竟孩子还小,但在老一辈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他们一同向组织请愿,奔赴前线。

刘跃、杨海珍夫妻合影

  工作中,上级要求分三班值守,刘跃作为组里唯一的男同志,当仁不让地“抢”到了夜班。两位女同志都抢着要上早班。杨海珍说:“我年轻,更耐寒,让我上早班吧!”就这样夫妻俩一个早班一个晚班,把最难的时段留给自己,为疫情防控攻坚贡献力量。

  在临沂高速公路战“疫”一线,有许多对“逆行”的“夫妻兵”——丈夫和妻子都是高速职工。

  顾娟是齐鲁交通发展集团临沂分公司所辖京沪高速公路临沂南收费站一中队队长,同样是中队长的丈夫陈浩,在京沪高速公路临沂收费站工作。在疫情之初,他们不约而同主动请缨,积极加入疫情防控的战斗,“在相距13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守望相助”。

  疫情来临之际,临沂南收费站中队长陈洪华第一时间向组织报名,放弃休班,奔赴战场。他的妻子孟慧是临沂南收费站的收费员,虽然同在一个收费站,但两人却很少能够见面。某天交班时,夫妻二人隔着收费亭玻璃,将彼此的大拇指对接在一起,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打个招呼,为彼此加油,请彼此放心。

陈洪华与妻子孟慧特殊的打招呼方式

  李明扬和王慧同是青兰高速公路诸葛收费站的收费员。疫情发生后,他们把两个孩子交由母亲照看,夫妻二人主动请缨,坚守疫情一线,用心守护着高速公路这个“大家”,精心经营着他们爱的“小家”。

一线夜班值守的王慧

  京沪高速公路临沂收费站的陈红宇和赵柏鑫也是一对收费员夫妇。虽然同为收费站一线员工,但为了照顾孩子,两人只好分在两个中队,交接班也没有太多时间与对方嘘寒问暖,他们却始终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协作下,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扶持,把恩爱“秀”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用共同的付出,汇聚成抗击疫情、守护群众平安出行的强大力量。

  奋战在前线的不止是年轻夫妻,老一辈的坚守更加令人动容。

  沂南县双堠镇前崖子村74岁高龄的李尚祥,曾任村党支部书记。与他同岁的老伴徐玉秀,以前是村妇女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老两口见村里防控任务重,人手紧张,不顾子女和村干部的劝阻,主动请缨,参加村里的志愿服务队。每天一早,他们就戴好口罩,绑好袖标,挨家挨户发放防疫宣传资料、张贴告示、悬挂条幅、在村口检查站值班,连日奔波劳碌,却未曾喊过一声累。

李尚祥与老伴徐玉秀

  李尚祥和徐玉秀这对老夫妻、老党员、老干部,相濡以沫50余年,在疫情肆虐之际,他们没有忘记在鲜红党旗下立下的庄重誓言,勇于担当、不畏辛劳冲在最前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有国才有家。如果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并肩作战就是最温馨的守护。沂蒙大地上,一对对战“疫”夫妻默默守牢岗位,筑起一道道防疫抗疫的“安全防线”。他们用责任和坚守诠释了忠贞与爱情,以沂蒙“小家”之名撑起了华夏“大爱”。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