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人民医院手足外科主任陈阳:将精细做到极致

2019-07-31 10:2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临沂7月31日讯(记者 李宇歌 实习生 韩双玥)一把尖端仅零点几毫米的手术刀剪、镊子“轻盈”地游离在患者不足一毫米的血管间,肉眼看不见的针线在创口“穿梭”自如……这就是临沂市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每日的工作状态。“拇手指再植再造、游离穿支皮瓣移植、手、足踝、显微外科、肢体功能重建……这些都是我们的工作。”手足外科主任陈阳告诉记者。

    在27年的职业生涯里,陈阳带领其所在科室近年来每年完成各种手足外科手术近5000台,未发生任何的医疗纠纷和事故。

  “那都是用老鼠尾巴、兔子耳朵练出来的啊!”

  “97年的时候,我去青岛原海军四零一医院,进修了7个月,当时天天对着的就是老鼠和兔子。”跟记者说这句话的时候,陈阳脸上带着笑意。显微镜下动刀子是一项“技术活”,对精准度要求极高。陈阳告诉记者,当时在实验室,先是用老鼠的尾巴,一只老鼠先将它的尾巴动脉切断,再将它在显微镜下用针线吻合起来,缝好了再从不同的位置切断,再练习,再切断,再练,“一只老鼠我们可以这样反复用50多次,一个月我们就要消耗20只老鼠。”一只老鼠用50次,一个月用20 只,这样计算,一个月用老鼠练习缝合血管就达1000次。

  “但这还不是结束。”陈阳说,“拿老鼠练熟之后,就给我们换成兔子,再用兔子的耳朵上的静脉血管练习。” 至于用兔子耳朵的原因,他告诉记者,由于兔子的耳朵上的静脉非常薄、弹性小,缝合的难度就比老鼠的尾巴要更大一些。

  “由简入难,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这不就有了精确度了嘛!”光是用老鼠的尾巴和兔子的耳朵练习缝合血管,陈阳就用了7个月的时间,“基础练不好,手术台是上不得的。”等到真正上了手术台,陈阳最开始进行的是‘不完全’断指的修复手术,“这是最低难度的,这种事情急不得,把基本功修好,比什么都重要。”

  “设计、切取皮瓣,定骨头,修肌腱……每一步都要打起12分的精神!”

  对于手足外科来说,急诊往往是最多的。用陈阳的话来说,就是病人都是流着血来的,往往都需要急诊手术,而且急诊的时间大多集中在中午、晚饭前后及夜间,工作量相当大,别人休息、吃饭的时候往往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值夜班的时候甚至出现过两组手术同时进行,一夜做12台手术的情况。

  “这种情况都是很正常的,我记得有次连续两个星期,8个晚上我都住在医院里,因为害怕手术后的病人出什么问题,一步都不敢离开,一有情况就马上进手术室,探查发生危象的血管,如果不及时处理,接上的手指就有可能发生坏死”。

  “这个是17年的一个病例,他干农活的时候被机器给伤到。”陈阳从电脑里找到之前众多手术的资料之一给记者看。图片是病人小腿的局部照。“他的骨头、肌腱、神经已经暴露出来,而且有磨损。”陈阳说,“这种情况简单的植皮是解决不了的,必须做游离皮瓣移植。”皮瓣移植与植皮的区别,简单讲就是,游离皮瓣移植需要连同切取部位的神经、血管一起移植,而植皮取的仅仅是表层的“皮”,游离皮片是没有血运的,移植到骨头上是无法存活的。

  随后,记者了解到,进行游离皮瓣移植手术之前,需要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密闭清洗,这个步骤大约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后是设计、切取皮瓣,定骨头,修肌腱,找神经、接神经、接血管。其中,设计、切取皮瓣时要十分精准,找准血管走向、皮瓣面的大小、形状;“每一步都要打起12分的精神,因为一旦失败,不仅病人受伤的部位修复不上,而且切取皮瓣的部位造成了新的创伤,对病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陈阳表情严肃,他告诉记者,显微镜下的手术,动作幅度是十分小的,手术剪刀、镊子的口径只有零点几毫米,血管的口径也只有0.5—1.0毫米左右,一个断指再植手术,最少也要吻合3条血管、每条血管都要缝合6—8针……

  “这些活都是很精细的,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一台手术下来,可能就浑身酸痛了。”陈阳说。

  “一辈子都要用来学习!”

  27年的职业生涯,大大小小的手术陈阳经历了上万台。但是陈阳对待一台手术的态度不曾改变。“手术是无止境的,上了手术台,就算是重复了几千遍的手术还是要像对一台新手术一样,马虎不得。”

  在科室未来发展方面,陈阳告诉记者,医学是一门不断更新的学科,必须要时刻掌握国内、外的最新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最前沿的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医生一辈子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医学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一些几年前的知识、技术到今天可能就是不恰当的、落后的甚至是被淘汰了的。”

  另外,陈阳对足踝外科的发展也满怀期待。据了解,足踝外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在学科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一方面,我们正在与协作医院积极联盟、协作,通过学习、进修等各种方式争取让它早日成熟起来。”

  从92年毕业至今,陈阳时刻保持初心,以消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不断更新专业知识,钻研临床业务,追求与时代同发展、共进步。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