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社工胜任力提升研究—以实施国家级“同心筑梦”公益项目为例

2022-05-25 17:07:3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25日讯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分工复杂化、精细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社会工作者在现实工作中的职业胜任能力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服务技能不足,处理矛盾素养不够、专业自主性不强等。如何提升胜任能力,从而提供更优质的社工服务,这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本文作者在10余年社会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以督促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义工协会实施国家级“同心筑梦计划”公益项目案例,从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社工机构运行、政府组织对接等方面为社会工作者胜任能力提升提供重要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 胜任力 案例

  2020年,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也是笔者参与慈善志愿服务的第9年。2020年8月,笔者作为沂南县义工协会志愿者对接国家级“同心筑梦计划”公益项目,成为沂南县该项目的主要组织者和直接实施者。该项目包含“同心守护计划”和“千帆筑梦计划”,分别由北京市扶老助残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诸城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中心执行,沂南县义工协会与诸城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中心对接实施。因两个计划均致力于为陷入困境家庭儿童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助其恢复信心,早日摆脱困境,且对接后沂南县义工协会主要在沂南县范围内实施,故合并统称为“同心筑梦计划”公益项目。

  从理论到实务,学习是提升的永恒前提

  强化专业和综合知识技能学习

  作为一名社工,在接手公益项目之前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这需要通过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及更高级别的工作师从业资格证书,成为社会工作者必备知识的前提。同时,除了专业的知识储备,还要根据工作需要,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文字编辑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学习和提升,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工作者角色、职能需要。在参与“同心筑梦计划”公益项目前,笔者在志愿服务一线工作参与了9年,从事社会工作者前,在摄影、文字宣传、图文编辑、计算机应用、语言沟通能力等都方面得到专业的培训,同时作为该公益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具体参与者、直接实施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逐步学习掌握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不断把社会工作做得更好。

  加强项目理论和实践技能学习

  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加强项目的学习、把握是社工熟能生巧、顺利参与实施项目的重要前提。这要求从理论上对项目背景、帮扶内容项目介绍、帮扶范围及标准、项目整体执行流程以及每个分支内容、具体流程、标准要求有清晰准确的记忆。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提升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完成。如,在“千帆筑梦计划”中的“结对后拨付资料的提交”这一工作环节,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熟悉资料收集流程基础上,对实际工作作出采用哪种提报方案的判断力。对于同一批资料提报,首先从地域范围上进行划分,将提报名单中的受助对象划分到乡镇,以乡镇为单位,联系对应学校和直接负责项目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学生在校、在班情况通过班主任及时准确收集、提报相关信息资料。其次,就是信息的加工处理。收集上来的信息资料要整理填写物资接收单、困难调查表、受助身份证明、监护人身份证明四类材料。此时产生两种工作方法,一是以受助者为单位,逐项整理填报打印,另一方法是以项目为单位,整理填报后、打印后再归集。当然,还可以委托学校工作人员走访,填好打印后收集等多种途径。

  从矛盾到和谐,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提升化解复杂矛盾能力

  从事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特别是农村基层社工工作,主要难点是化解矛盾、处理难题。慈善工作最容易陷于被误解、被怀疑,特别在全民防诈骗时代,如何巧妙化解矛盾和误解,顺利解决问题,也是社会工作者胜任力提升的必经之路。如:2022年4月1日,需要笔者联系一名家长采集受助学生的家庭信息资料。此前由于一名社工工作疏忽,入户采集的信息资料忘记提报给基金会,现在基金会要求提交,而之前采集的资料已经过期、缺失。其他社工和会长两天内多次联系家长不仅没有结果,反而惹恼了家长,被怀疑成诈骗。于是我做出如下分析:一是这天是“愚人节”,很容易引起误解。二是长期未收到资助金,受助者、监护人信任打折。三是语言沟通方法无效,未取得受助者本质信任。四是疫情期间受助学生用手机上网课,不合时宜的时间会打扰学生学习,如此电话被挂断的概率极大。

  于是,我首先对照学校作息时间表,选择中午学生结束网课且预计家长在家、能够接听到电话的时间段。随后,我找出受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开始通话。礼貌问好后,根据基本信息询问确认对方身份和家庭、家人现状。亮明自己社工身份,清晰真诚地表达帮助对方的意图。面对监护人对信息采集工作和社工身份质疑,向监护人说明此前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向监护人表达因此带来不便的歉意,同时详细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工作经历和可供查证的渠道。交待需要对方提供的资料条目后,承诺这次一定会成功,请放心,然后婉言相约挂断电话。这样就留给对方时间去查证和准备资料。

  由于此前的矛盾和考虑到监护人的自尊,40分钟后,我主动联系家长,家长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态度温和反倒询问验证我的工作经历,我及时回复。这说明家长确实进行了查证,现在完全取得了彼此信任。随后,家长及时发来了信息资料,并表达感谢。举一反三,后期对于通报出来的结对信息,我都是第一时间通知学校联系班主任提报,彻底避免了类似矛盾产生。

  提升项目实施的通畅度

  作为该项目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项目实施中,对于各环节都进行必要的追踪督促。从前期调研项目推广到工作组建立,从信息采集整理到完善数据库,从入户走访到拨付材料提报,从资金到账到物资签收,从物质关爱到心理疏导、亲情陪护等每个环节都需要调度和参与,本着志愿服务精神和专业胜任力,确保每个环节实施顺畅。

  自2020年8月该项目运行至2021年12月,已成功为全县700余名家庭困境学生提交资助申请资料,完成成功结对100名贫困儿童的年度目标。2022年3月14日至28日,笔者加班加点为全县500余名家庭困境学生提报资助申请材料,提前完成全年申报任务。目前,正为后续结对成功的20余名困境儿童采集拨付资料,社会工作者工作贯穿于每月、每周至于每一天。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对于项目笔者制定了5年工作运行计划,每年度申报和结对目标清晰;工作思路和方法成熟、操作性强;工作机制运转流畅、高效。

  从实施到评价,评价是项目品质的保障

  主动做到六对接

  获得良好评价的前提是主动对接,做好过程实施与管理。一是与基金会主动对接,及时回应项目进度通报情况,进行有效交流沟通。二是与学校对接。经过分批分片对接,仅仅1年时间内,实现了该项目在县域范围内的全覆盖,精准对接不同乡镇、学校领导,正面推介项目,对接学校工作人员,要求按照标准提报资料。三是与受助监护人对接。根据提报的信息和结对情况入户走访,对接家长采集拨付资料,及时发放资助金和爱心物资。四是与受助者对接。从入户走访,建立成长档案到一对一结对帮扶,从定期回访,全面关注健康成长到心理结对帮扶、开展主题活动等,都需要关照到受助对象物质、精神动态,给予受助者从外在生活到心理疏导的帮扶服务。五是与社会工作者对接,做好各环节的具体工作,确保工作有序、高效、流畅。六是与政府组织部门对接,赢得民政、共青团、慈善总会等部门支持,为把项目做强、做优、做大奠定基础。

  评价和激励政策

  为了提升项目实施效度,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定期进行评估评价,引入激励机制。一是注重对参与项目不同省市经济水平的参考评价。通过参阅相关经济指标、数据,动态分析数据申报、结对情况。二是注重对参与校项目参与情况的评价。及时调整申报策略,分批次按学段有重点申报受助资料;引入进退机制,及时更换成责任心强、申报工作积极的工作人员。三是注重对项目进度和结对率的评价。通过比对评估和分析,加强沟通联系,打通阻碍项目运行环节的壁垒。四是注重对社工机构运行机制的评价。对项目执行的机构内部成员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做到项目推进有计划、有成效,目标达成度高。五是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对于参与校、社工及学校工作人员,通过定期评估考核、突出工作实绩和贡献率,争取团组织、慈善组织给予单位和个人通报表扬,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推荐申报高一级别的社工、慈善工作荣誉奖励。(作者  刘玉瑞)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