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们一起前行——基于“共情”和 “实验”下的思考与尝试

2020-05-13 15:3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13日讯  当我像个学生一样非常窘迫的拿起笔完成一篇写作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没有写作经验和习惯的我的真实感触。语言文字这个语言工具虽然人手一把,但却各有不同。看着别人的语言工具华丽而高级,再看看自己的工具捉襟见肘时,真是件不太好的事情。

  这篇文章就写我的一个困惑吧,如果一个学生一段时间不爱学习或不在状态,如何在外力的干预下快速扭转状态呢?如果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先分析这个问题。分析孩子的问题时我喜欢用一个方法就是“共情”,那就先自我分析一下吧。客观的说本人呢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或是一个有学习习惯的人,但最近却很喜欢在网上浏览一些英语资料而乐此不疲。是兴趣使然还是“补偿”学习呢?这不得不让我回忆起上大学那会的我在学习氛围不太浓厚的小环境里(特指宿舍这个环境),加上骨子里随遇而安的性子,学业上并没有学到很好。而现在却又每天在网上学习打卡的这种现象让我不得不反思是一时脑热吗?还是有兴趣有时间时对大学时期没好好学的内容而进行的“补偿”学习呢?假设这种现象可以算作是一种进步一种成长的话,那么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大学时付出的代价现在进行的补偿。基于自我分析的理论如果是成立的(我不知道是否成立就大胆地说下去了)。那么此时孩子们的厌学,此时的贪玩,此时的沉迷,亦或是迷失,此时的不听话是不是都可以视为成长路上必要的代价呢?因为成长很多时候不是直线的,是曲折的,甚至是暂时倒退的。那么这些代价有没有可能在未来或近期有补偿的可能呢?青春之旅苦甜参半,又有谁能保证此时的乖巧听话,一切顺利不是在为未来埋下苦涩的种子呢?亦或是孩子在该犯错的时候规避了犯错的机会,将来有可能进行“补偿犯错”呢(我不知道却在这里瞎说啊)?如果各种困顿,各种迷茫,各种未知不在此时的人生路上一一呈现的话,又怎么会有一一解决他们的良法和可能性呢?

  网课进行了这么长时间,新鲜感过后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接踵而来,课程的难度加大更加速了原本网课效率的滑铁卢,考试压力下的作业催缴,居家学习的郁闷和孤独无处宣泄是否让家庭的子女关系略显紧张?而如果是在学校里,这些问题就有可能适当的避免或减轻。所以没有学校这个实体大环境,那么屏幕另端的老师又怎样去干预和改变这种状况呢?所以一定不是一两个学生出现问题,应该是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下。又有谁能独善其身而置身之于外呢?

  我们说一个人的成长一定是在说心理心灵上的成长。如果我们过分的胶着于学生裸露在外的不良好的表现,而忽视这种自身成长的完整心理经过而贸然干预的话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其实所有的视角都是片面的是有很多盲点的。这既是成长的复杂微妙之处,也是我们应该敬畏和小心谨慎的。

  那么如何把这种代价降到最低或者说怎样让孩子还保留一丝学习和成长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们在恰到好处时得到成长的补偿而为时不晚呢?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答案在哪里,但我愿意尝试。解决问题我想用做“实验”的方法。实验对象是自己上四年级的大儿子兼学生。她在网课里的状态是这样的:上课时手习惯性的握住鼠标。平时会有不受控的建群网聊的冲动。作业马马虎虎。基于这种状态我想尝试三种做法。第一,充实他的心灵。我给他买过很多书,但大多科学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的书籍,但涉及纯心理及哲学的书籍少之又少。周国平曾经说过“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那么哲学恰恰是最有用的。”我在学习强国里意外发现了推荐给儿童的一本优秀书籍《给孩子的哲学》,这本书也让我明白儿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同样也不能缺失哲学这门营养。在淘宝里,我也找了一些诸如《成长,请带上这封信》,其实我更愿意在睡前读给孩子听。如果孩子不愿意看也没关系,就让一切在顺其自然之中去发生吧。第二,打开交流和释放的多扇窗。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除了与家人的交流外,朋友也是不可或缺的陪伴。儿子建群不就是在满足自己交流和与人交往的愿望吗?那就打开这个通道,只要约定好开放的时间和内容的底线就好。除了网上的同学交流,其实更好的是到外面去奔跑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与人建立其他的联系。第三,与他的学习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一直觉得学习这件事情是他一生的事情,他终要学会自己去学习,他终要自己去探索学习的奥秘,是任何人都帮不了他的。学习不是兴趣,是他的本职,他越早明白这一点,他就能早一点去认真面对这件事情。甚至有的时候一定让他受到批评与责罚,亦或是孤独和挑战。(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