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沂频道 > 卫健 > 正文

铿锵玫瑰,逆风盛放——莒南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女医护工作者战疫事迹侧记

2020-03-09 21:2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9日讯 有这样一群铿锵玫瑰,危险与困难面前,她选择逆行而上,冲锋在前,实干在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莒南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探访正在战疫一线奋战的她们。

  走进隔离区病房,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医务工作者穿着厚厚的隔离服,登记、看片、检查、送餐、消毒……每天的工作繁杂而忙碌。

  请战!按上去的是红手印,展现的是医者仁心

  时间回到122日,战斗刚刚打响。莒南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召开,要求县人民医院紧急清空感染区病房,设置专门的隔离及观察病区。

  疫情突然,情况紧急,感染科是医院第一道防线,此时还住着69名普通住院病人。怎么办?必须紧急撤离。迅速调动30多名护士与全科医护人员,立即分病种、分病情的进行分流、转移、交接。

  柔弱的她们,秒变硬核“女汉子”,推着沉重的病床、扛起铁皮柜、拉上氧气筒,一趟趟地穿梭在感染科和各分流科室之间,到次日凌晨,一切全安置妥当,灌铅般的双腿,才提醒她们有多“累”。

  隔离病区刚建好,她们纷纷主动请战。32岁的孙美玲,是隔离病房年龄最大的护士,亦是2个孩子的母亲,儿子只有7岁,女儿才仅仅2岁,丈夫也奋战在战疫一线回不了家,两口子就把孩子托付给了老人。“我没问题,孩子安排好了,有父母在家照顾,放心吧,我能上,什么时候需要尽管叫我!”一向性格温和的她,微笑地对护士长说。

  小护士王娜也来请命:“护士长,我单身,没有后顾之忧,我能上,随叫随到。”

  “我心里也有过一刹那的挣扎,因一旦进入隔离病房,就意味着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回不了家,见不到宝宝,这对一个母亲来说太难受了。但我是一名党员,又是科室的中间力量,这个时候不上谁上?”感染科女医生卢丽说,“确定进隔离病房后,我分别给父母,老公打了电话。父母说,家里的事不用担忧,两个孩子有他们!妹妹说,你一定做好防护,你哪天回来,我们就哪天过年!老公说,家里你放心,我会照看好的,你自己千万保护好自己!”

  脊柱外科的程先娟是一位军嫂,她对丈夫说:“这是我们共同的战役,你是战士,应该懂得。只要前线需要我,我随时都冲上去!我已向医院报名了!”

  “其实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工作总得有人干吧,战争总得有人冲锋陷阵,只有大家都安全了,小家才能安全。”第一时间报名的泌尿外科护士孙静说。

  对于这些90后的年轻护士王娜、朱孟静、王睿、魏永静、卢迪、赵莹莹、许蕙来说,老护士长陈洪芳就是她们在隔离病房的“母亲”:“只要看她在,我们就踏实”“陈护士长可疼人了,有什么事,我们都愿意和她说,和家里人不能说的话,都能和她说”……

  “这些孩子,就像我女儿一般大,每个孩子都让我心疼。可作为护士长,为了病人,我只能忍痛割爱,不得不让她们与风险同行,在她们面前我像没事人,也说也笑,可当转过身去就忍不住掉泪,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啊? ”感染科老护士长陈洪芳泪眼婆娑的说。

  医生乔红:“我们都不知道将面临什么样的危险,一切都是未知的。为了缓解压力,每每进隔离病房,我们都是互相检查穿防护服,看是否防护严密,再互相加油鼓劲……”

  一层层穿上防护服,她们如同披上铠甲的勇士,挥洒着汗水,披荆斩棘,鏖战疫情……

  脸上的印痕,裂口的双手,都是她们战斗的勋章

  125日那天,护士王娜的日记里这样记录:两个重病人今晚开始24小时心电监护、吸氧、雾化、输液、对症治疗。我和美玲姐,并肩作战,默契配合,完成了今日所有的任务。每一天都高度紧张,我们像上紧了的发条。

  这就是她们工作的日常。每个班次至少要在隔离病区工作5-6小时。要穿着厚厚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着双层口罩,戴护目镜,并且套上41码的大雨靴,再穿着不透气的鞋套,每个班次下来,都是浑身湿透。为了减少防护用品的消耗,她们都是坚持少吃少喝水,强忍着不上厕所。

  最大的挑战在于生理期。护士朱孟静因为生理期肚子痛,所以进病房前,瞒着护士长偷偷吃了两片布洛芬:“后来护士长知道了,她红着眼睛拉着我的手一遍遍说对不起,心疼我。哪有什么对不起?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一起面对的。那段日子虽然苦,但也过来了,而且现在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疫情形势严峻,老院区空间小,床位不足,不能满足病人住院需求,所以县里在左山改造感染科病区,并将17个病人安全转运到新院区。左山院区一启用就采用了生活、诊疗完全由医护人员包办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在这里,没有卫生员,没有护工,没有陪护。只有护士们自己把门诊、病房里所有的工作都承担起来,包括患者及医务人员衣物及被服收集、清洗、烘干消毒、熨烫、折叠、运送,患者餐饮统一由职工餐厅配置营养餐,再由护士分发到床前。生活用品、特需品等也统一由护士分发。

  每天的八点左右,隔离病房的消毒工作开始了,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却是极费力而又细致的体力活。

  “给农作物喷药的喷雾器大家都熟悉吗?这样满满的一桶消毒剂的重量大约是25公斤重。而她们则需要在穿着笨重的防护服的基础上再背着这么个大家伙,在病房里仔细喷洒。”左山院区隔离病房护士长叶庆玉说,“隔离病房走廊有100米长,里面有32个房间。每一块地面,每一扇门窗,每一个把手都不能遗漏。一桶喷洒完成她们都已经是大汗淋漓了。”

  一桶,两桶,直到病房区全部喷洒完成。但这仅仅是消毒工作的开始,接下来,她们要用浸泡消毒液的拖把再一遍遍的把病房、走廊全部清拖干净。每次,完成消杀工作,起码需要两个小时。

  来不及休息,接着要收集整个病区的垃圾,这其中有治疗产生的医疗垃圾,有病人的生活垃圾……每天都不少于30多袋。每一份都要认真的称重,贴上标贴,等待着专人来收集。

  她们还有最重要的一项——清理病人大小便。为了防止粪口传播,她们把粪便的消毒看的尤为重要。规定病人不能离开自己的房间,每一个病房里都有一个专属的便桶,专人专用。每个班次都挨个病房检查便桶,及时倾倒。要从便桶里将大小便倒入消毒液中浸泡,粪便混合着消毒液的刺鼻气味,三层口罩都挡不住。待静置2小时后,再把污物倒入厕所,最后把便桶清洗消毒干净再分送到各病人的房间。

  因长期被消毒液、洗手液等浸泡侵蚀,她们的双手长满了裂口。因为长时间受到口罩的压迫,鼻子和脸颊都被磨破了皮。有的甚至因为长期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引发了脸部过敏红肿。

  这些“印记”,就是她们最闪亮的勋章。

  她们是患者的“家人”、“心理疏导师”

  “一住进来,就是你接待的我,说实话,被隔离,心理和精神上有好大好大的压力,紧张加担心,是你给我鼓励和信心,是你有求必应的帮助我。吃饭打水抽血消毒各种事情,都是你在帮我,看你累得气喘吁吁,我只能说句辛苦啦!”这是一名隔离人员出院后,发给护士王娜的一条微信。

  在感染科工作两年的王娜,谈起前段时间的工作,她仍然记忆犹新:“我穿好防护服,在等待住院病人的时候才想起来,爸妈在等我吃饭呢。我就急忙打了个电话,简单的说了几句今晚回不去了,也不敢多说,怕自己忍不住会哭。一切准备就绪,去救护车上接病人,是一位小姐姐。领到病房,介绍了环境,灵机一动,让她加了我的微信,告诉她,有什么事都可以和我聊,我是贴心陪聊小护士,心里有压力了,或者闷的慌了都可以和我说。”

  感染性疾病科专家薄怀来,反复地将经验分享给同事:面对重大的疫情,尤其要注意病人情绪。并要求所有医护们了解患者的想法、诉求、困难、情绪,针对患者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你来这里不害怕被病毒传染?”“怕!”“怕你为什么还要靠近她?”“因为我不想她害怕。”临床心理门诊的女医生陈伟与笔者交谈时说。病人往往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一些病人甚至成宿的睡不着觉。陈伟就化身“知心姐姐”,陪着他们聊天唠家常,给他们加油打气。

  陈伟说,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共情与理解,陪他们度过最初最艰难的冲击否认期,不要跟病人讲大道理,毕竟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人生感悟。他们最需要的是陪伴接纳,要等他们自然地转过这个弯来。果真,几天的耐心陪伴下来,病人们往往都有了极大的变化,之前的排斥焦躁也都慢慢消失了,都积极配合治疗了。

  把病人当亲人,在这里不是一句空话。那天晚上九点多,一个老大娘突然特别想要吃苹果,值班的护士韩修艳就将自己早餐配餐没舍得吃的苹果拿给了老大娘。刘景兰医生知道后,第二天早上,让护士把自己的苹果也拿给了老大娘。而下午,陈伟来会诊的时候又给带了一大包苹果。接过值班护士转来的苹果,老大娘感动地说:“你们真是太好了”。

  与病人接触最多的护士们就成了病人的家人。护士叶庆玉说:“一个小姑娘,她每天都盼着疫情结束好快点上学,还有一个7岁的孩童,天天盼着出去玩。看着他们,我们都特别的心疼。所以,工作之余,大家就会去陪着这两孩子玩耍、读书。看着她们精神状态一天天好起来,吃饭睡觉都改善了,我们的心里美美的!”

  最大的软肋支持铸成最坚硬的铠甲!

  她们是冲锋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钢铁战士,但她们也是柔弱的女儿、温柔的妻子、和顺的母亲……她们的孩子、父母、老公发来了信件、视频,稚嫩的祝福、朴素的语言、深情的牵挂,美丽的画面交汇成这个特殊时期最美好的期盼。

  “我爱你妈妈,我会认真完成寒假作业,完成你布置的复习功课,你也要保护好自己,我和爸爸等着你凯旋的胜利消息,妈妈加油!”

  “春节前,我从电视新闻里第一次听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这个词。从那时起,妈妈加班的时间越来越长,下班的时间越来越晚,每天回来后,脸上都写满了疲惫。那一天,您说要去一线了,有那么多护士,为什么偏偏是您去呢?后来爸爸告诉我,您是主动报名的。作为儿子,我不希望您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但是同时,我的心底又充满了骄傲和自豪,我的妈妈是一个英雄。”

  “你坚守岗位,我和父母将是你的坚强后盾,你努力工作,我们照顾好孩子。正如你所说,病房是医务人员的战场。营救伤员是你的责任。我为你的荣誉感到骄傲,但我也很担心你。你必须好好保护自己,在前线好好照顾自己。我们期待你尽快赢得战疫胜利,尽快回家团聚。”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疫情面前,她们身穿“战袍”坚守岗位,与时间赛跑,以逆风而行的最美姿态诠释着医者的使命担当,以仁心大爱守护着生命与健康!(通讯员 刘雁 孙烨 孙泉)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