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沂频道 > 健康 > 正文

临沂市中医医院:以“中医治未病全科化”服务模式 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

2022-04-14 13:1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14日讯  为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探索中医治未病全科化服务模式,发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优势,利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技术方法,使医护人员均具有诊治已病和防治未病的双重职业能力,切实将“中医治未病全科化”理念和行动落实到临床医疗工作中,实现院前、院中、院后疾病与健康管理一体化,将治未病健康服务系统化、人性化、可持续化,推进治未病全科化建设,体现“以人为本,让人人享有健康”的服务理念。

  推广治未病服务模式 完善院前“健康管理服务”

  发挥治未病中心的作用。治未病中心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本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指导思想,实施“大健康、精管理、准干预”的原则,针对每个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

  治未病中心将中医治未病与健康体检有机融合,实现健康评估、干预、追踪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对每位来访者,实施健康管理三部曲:“问诊、干预、验收”,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为服务对象量身打造一整套个性化的调养方案,包括中药养生保健代茶饮、膳食食疗、起居调养、情志调节、养生功法、保健技术等。

  借助临沂市中医康复健康教育基地,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组建中医药讲师团队,深入社区、乡村、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基层医共体、医联体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五进两上”系列公益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素养,为市民提供互动体验、健康自评自测、中医药展览展示的综合场所。

  既病防变 推进院中“疾病量身施治”

  全院开展了“中医治未病全科化”,使医生和护士具有诊治已病和防治未病的双重职业能力,切实将“中医治未病全科化”理念和行动落实到临床医疗工作中,对慢性疾病处于疾病稳定期,通过介入治未病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自我保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治愈。

  门诊患者实施“一病两处方”,即:治疗处方和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每种慢性疾病均有纸质版和微信版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每位住院患者至少有一种健康教育处方。

  “精准”开展健康教育——针对门诊不同诊疗区域、疾病特点和患者差异开展“每天半小时”健康教育讲座。

  门诊大厅设置“健康科普图书角”,门诊各候诊区、病房均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架及健康教育宣传墙。根据需求在门诊、楼宇间设置电视、电子屏播放中医健康科普知识。

  病区开展“患随舞动”活动,推广“肛肠保健操”等20余种中医保健康复操和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功法,树立慢病动治的观念,使患者身心愉悦并得到康复和保健。

  对入院患者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入院患者通过微信二维码完成线上信息录入,医生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辨证施治,制定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诊疗方案,提出对症治疗,阻断病情传变的综合临床方案。

  医护人员对患者辨证施护和施膳,实施情志调摄、起居调理、膳食指导、运动养生、药膳调理、中药调理、中医适宜技术调理等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及家属慢病健康教育知晓率。

  各科室实行“一科一特色”。开展了督灸、泥灸、督脉熏蒸、中医定向透药、磁热疗法等114种中医适宜技术。使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智慧、健康理念和知识方法生动起来、推广开来。

  瘥后防复 完善院后“疾病管理服务”

  成立随访中心,制订出院后健康指导制度和随访计划,随访患者出院后的状况,疾病恢复情况,提醒坚持服药、定期血压测量、饮食运动处方执行情况;提醒患者并帮助预约定期复诊及相关项目检查;根据专科专病制定膏方、中药养生保健茶、中医保健操、穴位自我按摩等中药和中医外治法的指导。

  出院后利用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采取健康随访、微信推送、科普宣教等形式把随访内容推送到相应人群,并纳入到慢病管理、健康查体、冬病夏治等目标人群之中。拓展服务模式,对未病人群与慢性病人群进行有效区分和对接,实现健康全程管理。

  下一步,该院将借助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优势,以中医“五个全科化”为抓手,持续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树立中医思维,加强中医治未病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方法,扎实开展中医治未病全科化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增砖添瓦。(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